原网站 英文站

《动能 势能 机械能》课例教学设计 +课堂观察量表

作者: 时间:2024-01-15 点击数: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SZTY21-0072

主持人:李智聪

单位:太仓市高新区中学

类别: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并谈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根本目的等。具体来看,“教学做合一”思想可分解为如下几个关键点。① “做中教”和“做中学”,培养实践型人才。②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③教学相长,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2.初中物理实验课:

指的是初中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中,通过动手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不断地实践,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实验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形成正确概念,培养科学探究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不能代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通过目的性可以分为三类:测量型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也可通过学科知识分为四类: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和电磁学实验。

3.“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实践研究:

是指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实验为“做”的抓手,促进实验教学范式、课堂样态的转变,促使知识传授型课堂向手脑并用的实践课堂进行转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利用生活情境引入,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探究,在“做”实验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三)研究目标

1.明确“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物理实验”的基本内涵,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

2.调查清楚当前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课中师生授课、学习以及学生核心能力水平的现状。同时跟进调查,在研究过程和结束后师生上述要点的变化情况。

3.总结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通过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做”实验的设计与引导能力,学生通过“做”实验提升知识构建与高阶思维能力。教学在“做”中相长。

4.广泛收集素材资源,多方共享,建立一个校本资源库。

5.梳理具有示范性的初中物理教、学、做相结合的实验课教学课例,研究其特点,尝试总结出具有示范性的模式。

(四)研究主要内容

1. “教学做合一”理论和“物理实验课”的研究:

主要包括:研究有关“教学做合一”思想以及其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文献,同时研究物理实验课相关的文献,寻找二者有联系之处。

2.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调查研究

主要包括:通过多种调查手段,研究当前初中物理实验课中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同时调查学生核心能力水平的现状。并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跟进调查,在课题研究的中段和结尾对师生上述要点进一步调查。

3.“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

主要包括:研究教学做相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其特征、构成、适用范畴、原则、设计、流程、优势。从教师“教”,学生“学”两个层面研究策略。同时研究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实验教学,让实验课堂中学生的兴奋度处于合理范围,积极探索但又不急于探索,具备有序的探究纪律。

4.建立“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课资源库的研究

主要包括:广泛地收集做中教、做中学必要的资源,如生活情景、视频、动画、新闻、实际问题、课堂中产生的问题、师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等。同时,资源要指向实验课所研究地核心概念或知识,便于引导学生探究其本质。所有物理老师在实践探究中不断积累、收集,互相共享、研讨,将不同素材按不同实验进行归类整合,构建一个本校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资源库。

5.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物理实验教学典型课例研究

主要包括:研究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物理实验教学典型课例,探索“做”实验的教学设计、学生实践过程、学生成果展示、教学评价等方面,如何融入“教学做合一”思想,总结出有示范性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

以自制教具实验提升初中生科学实验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能否通过众多实例总结建构起物理概念。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以自制教具实验提升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3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三、教学设计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学段学科

初三  物理

开课人

洪芳

课题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开课班级

三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物体能够做功(多)就具有能量(大); 2.经历探究影响各种能量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感受能量转化,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设计,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如如何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等。

教具学具

小钢球、小玻璃球、带斜坡的水平U型槽、三种不同的小车、米尺、软泡沫、弹弓、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

问题设计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引入能量

1.观看视频,洪水有能量吗?

2.你怎么看出来的?

一看小车引能量

观看视频,感受洪水的威力。 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习能的概念“能够做功→能量”。

视频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思考,建构功与能的关系。

环节二:探究影响各种能量大小的因素

活动二: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猜想动能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怎么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3.质量不同的小球,放到同一高度,目的是?

4.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议一议,谁的动能大?

二看小车探动能

学生猜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思考、交流、研讨、质疑、释疑鼓励学生通过器材演示说明,通过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学生动手实验,交流反馈实验结论,学生思考并理解高速限速、限载的重要性。

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同时教师也配以录像佐证,比书上直接告知式要好很多。在讨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出示高速公路图片,引导学生带有批判性的思维讨论谁的动能大,讨论中明白速度一定才可以比较,进而明白限速的必要性。

活动三:

1,小车的动能哪里来的?

2.给这种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有的能量取名?

3.弹弓游戏,思考这两次弹性势能一样吗?谁大?你怎么知道的?

4.这说明弹性势能与什么有关?

 

 

 

活动四:

1.小车的动能哪里来的

2.给这种由于举高而有的能量取名?

3.猜想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三看小车探势能

1学生在展台下演示橡皮筋弹性形变。 往后拉的目的使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 给其命名——弹性势能 游戏后思考弹性势能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 学生猜想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高度…… 学生动手实验 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以及结论填写在学案上

此处设计弹性势能小车,始终围绕如何让车动起来,谁施力做功,谁就有能量,是什么能量?能量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在思维上更容易明白。  弹弓戏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放大形变程度观察到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

 

此处设计重力势能小车,也是围绕与弹性势能一样的思路,学生在思维上更容易明白。 在已经经历完整的探究动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下,相信学生具备知识与方法间的迁移和渗透的能力。

1.小车运动后螺母的高度怎么变化?

2.能量怎么变化?

四看小车探势能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感受思考能量转化,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做准备。

环节三:回顾反思

思维导图反思

学生思考并升华本节知识点。

此处以循环的思维导图小结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学生就更深一层明白并升华本节内容。

 

 


附:课堂观察量表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实践研究——以九年级“动能 势能 机械能”为例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学校:太仓市高新区中学

年级:初三

执教老师:

学科:物理

题目: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观察老师:

活动流程

观察指标

指标描述

教的行为和学的表现

以学思教

活动一:洪水引入能量,运动具有的能量——动能
活动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活动三:弹弓游戏——弹性势能
活动四:举高重物的能量——重力势能
活动五:思维导图反思

A学生“做中学”的实施

A1能否选择合适的学生活动;
A2五个活动环节,能否设计有效的驱动性问题,实现课堂环节间的不断切换和进阶;
A3能否通过展示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寻求合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B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B1学生能否通过众多实例总结建构起能量的概念;
B2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B3学生能否根据生活现象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展开实验和记录,最终总结规律。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常胜北路111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