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智聪 时间:2023-10-25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1
课题题目
“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
立项编号
SZTY21-0072
出席对象
物理组
地点
线上
时间
2023年1月30日
研究主题
读书交流活动
所要解决问题
假期阅读课题相关书籍并总结交流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课题组成员利用假期阅读《燃荻》52期(主题:项目化学习)并线上交流读书心得。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设计的4个关键点:指向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这一理念比较前沿,值得一线教师借鉴学习,在不断积淀理论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指导课堂实践。
物化成果
课题研究记录表2
会议室
2023年2月13日
初中物理实验素材整理与任务分配
按单元分配任务,建立初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的素材库
行动研究法
讨论并总结八年级、九年级学生必做实验的目录,再分配任务,两人一组进行实验素材整理,最终汇总为初步的素材库。
经过整理后,发现初中物理实验无非两类,测量类与探究类实验。每个实验都需要相应的情景进行引入,才能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欲。强调能学生动手就不老师演示,能演示实验就不视频实验。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实验素材库
课题研究记录表3
教室
2023年3月3日
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物理实验课堂高度融合
电磁学实验课如何渗透教学做合一
李智聪老师开课题研讨课——《电磁感应与发电机》,课题组老师听课评课。
每个实验要有目的,为下个环节服务和衔接,比如在用小电扇体验磁生电后,应归纳总结成果,产生电流需要什么条件呢?总结为三点:磁场、导体、动。接着介绍法拉第的研究故事,为什么研究了10年之久,因为他和同学们的思维相同:电既然能生磁,那只要反过来操作,磁就应该能生电,把导线绕在磁体上,应该产生电流,但实验却发现没有,因为缺少运动这个要点。
物理课程中引入十分重要,需要创设情境,最好让学生亲自感受,比如感受发电机产生电流的刺痛感。同时,创设情境后要善于总结和利用结论,为下面的教学服务。教师的做中学也十分重要,要善于将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进行组织,编织成老师的教学逻辑。
教案设计与演示文稿
课题研究记录表4
物理实验室
2023年4月7日
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物理实验课堂高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物理概念教学如何通过学生实验深化认知
陆燕萍老师开设课题研讨课——《力 弹力》,课题组成员听课,教研员指导评课。力的概念建立可以先从人自身的认知出发,再延伸到其他物体也可以有类似的作用。体现了物理教学中从具体到一般,从更广泛的角度建立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排比举例中需体现出作用这个词语。人对弹簧作用力的同时弹簧也对人有力的作用要在教学中渗透
弹力的引入:弹性形变可以产生弹力,可以用保险丝做个“弹簧”来举个反例说明不是所有形变都可以产生弹力的。关于证明所有物体的弹力都是有由形变产生的,只是有些形变比较微小,可以先用空瓶让学生体验有没有形变,再想办法证明。
引入实验需要有三个特点:简洁性、冲击性、问题性,既要足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不能过于繁琐,重要是要能引出问题,将问题设计成问题串。
课题研究记录表5
2023年5月22日
复习课落实教学做合一
复习冲刺阶段如何用好物理实验进行教学
讨论法
对于物理实验往往只在新授课时开展,对于期末复习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只是刷题和订正。缺少实践操作,光提高“分”,难提高“能”。如果在试卷评讲时穿插进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小实验,不光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振士气。对于老师,也应该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实验教学,设计有深度,有进阶的实验。
中学几个必考实验,如杠杆平衡、特殊法测密度、浮力等,都可以设计成实验复习专题,让学生动手动脑,由考试真题引申出复习实验,回忆和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