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 英文站

“AQ+阅读”:初中主题情境阅读实践研究课例1

作者: 时间:2024-01-15 点击数:

课题研究课:《孤独之旅》

学科:语文   时间:2023年5月29日

执教者:太仓市高新区中学 王鹏硕

授课班级:太仓市高新区中学 初二(1)班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基本信息

1.课题名称:《AQ+阅读:初中主题情境阅读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 )

2.课题编号:C-c/2021/02/95

3.立项时间:2021年12月

4.主持人:太仓市高新区中学 周佳

(二)核心概念界定

1AQ+阅读

AQAdversity Quotient),即“逆商”(逆境商数),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一般以对挫折的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为衡量指标。本课题研究的AQ特指学生初中阶段(一般为12-15周岁)“确立适当理想”“提升意志品质”“提高适度容忍”三大逆商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知世界,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AQ+阅读”,指在学科育人理念下,以确立适当理想、提升意志品质、提高适度容忍为主要目标,以阅读为主要抓手,辅之以体验、实践等,实现“AQ”与“阅读能力”双向“螺旋式”互动发展的阅读行为模式。

2.主题情境阅读

是指在“以需求为主题”创设的以期更好引发对象情感体验的适切场景或氛围中开展的阅读活动。一场主题情境阅读基本包括以下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动程:问题(需求)归因—选择阅读资源—创设阅读环境—运用路径策略阅读—反馈评价阅读成效。在这一动程中,实现“根据主题创设情境”“依托情境理解主题”“沉浸情境建构主题”的效能。

3.“AQ+阅读”:初中主题情境阅读实践研究

打破“AQ隶属于心育”“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既定认知,在学科育人理念下,以阅读为抓手,以“确立适当理想、提升意志品质、提高适度容忍”为初中生AQ发展主要目标,开展指向初中生逆商发展的主题情境阅读,形成指向“逆商”与“阅读能力”双向互动发展的初中主题情境阅读模式。具体研究包括:

“AQ+语文课堂整本书导读”、“校内德阅互动”模式、“AQ+校外沉浸式阅读”为实施路径;建设指标性评价、体验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三大评价体系;从文学作品、成语、专业书籍三大门类建设“AQ+阅读”资源库;从语文导读课课堂环境、“5+2”阅读环境、家庭亲子阅读环境、社会体验式阅读环境四维度,开展“AQ+阅读”环境建设案例研究。

(三)研究目标

总目标:从“资源建设”“环境建构”“实施路径”“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构建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体系,开创指向逆商发展的新型阅读方式,打开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阅读创新、心育创新,为初中生终身发展奠基。具体如下:

1.形成对初中生逆商发展、主题情境阅读及两者关系的理性认识。

2.建设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阅读资源库。

3.建构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三维路径与策略群。

4.提供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环境建设案例。

5.提炼“指向AQ发展的主题情境阅读模式”系列案例。

(四)研究主要内容

1.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本体研究

2.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资源建设研究

3.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路径与策略研究

4. 初中AQ+主题情境阅读”评价研究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

诗意小说阅读提升初中生生命韧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在诗意小说阅读中认知挫折普遍性,了解正确应对挫折的方法,提升生命韧性。

2)探究以诗意小说阅读提升初中生生命韧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3.本课设计理念

突出“诗意小说”文体特征,创设文本情境,引发情感共鸣,以诗意解诗意。品味具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体验人生逆旅;抓住故事中的“关键事件”,理解“懂得责任”“学会忍耐”“发现美好”的价值,在逆境中突围,观照生命成长。

4.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抓住诗意小说文体特征,在意象、关键事件等的品读中,读懂心路历程。

2. 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应对挫折的启示,提升生命韧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体验各种各样的滋味。展示分享烦恼经历

二、预习感知——与孤独相遇

1.杜小康是在何种缘由下开始了他的孤独之旅呢?

出示:杜小康家原本是油麻地一带最厚实的一户人家,杜小康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自行车,而当时油麻地小学的校长都没有一辆自行车,他如果要用自行车,还要向杜小康借。但是由于杜小康的父亲借钱运输一船货物,在河里翻了船,他们家就此一落千丈,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杜小康从富裕的生活走向了人生的逆旅。

2.呈现预习作业中,不同阶段杜小康的不同心理。

对应段落

不同阶段

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茫然和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

害怕和胆怯

在芦苇荡安顿下来后

孤独

在芦苇荡时间久了

不再忽然地恐慌

暴风雨后

坚强

51

鸭子下蛋了

惊喜

引出诗意化小说的一个特点淡化情节,突出心理

3. 诗意化小说会如何描写人物在逆境中的不快、失落等情绪呢?

任务一: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包含色彩的句子,说说这些色彩词表现了逆境中的杜小康怎样的心理,并读出这种心理或情绪。

预设: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河水也,芦苇成了一片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作者通过色彩的描绘,让我们对杜小康的心理有了更好地把握,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三、合作探究——与孤独相伴

1.在杜小康的逆旅中你觉得最让他感到痛苦的是什么?

预设:最大的敌人——孤独

追问:为什么孤独是最大的敌人?

任务二:……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住满了的孤独。

发挥想象,写出父子俩“必要的对话”的内容,并和你的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

追问:为什么“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2.但文章最后说杜小康孤独之旅的终点是“喜悦”的,他所处的环境改变了吗?

为什么杜小康的心理会从极致的孤独走向喜悦呢?

(1) 他经历了什么让他获得了喜悦?(暴风雨)

任务三:关注暴风雨中杜小康的行为。请你用第一人称写出杜小康内心的潜台词。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查看一下。

他这样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冻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他这样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他这样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让杜小康和父亲分头行动去找鸭子的情节?

出示:

每个人在生命中总会遭受到各种厄运,在厄运面前,总是要独自去承受的。人生的悲剧性与高尚性正是以人在独自面对厄运时依然具有的优雅风度体现出来的。

—— 曹文轩访谈录

小结:独自面对厄运后的杜小康有了责任感,也有了淡定、从容、自信地面对苦难的风度,暴风雨后的他,不再慌张,即使是哭也不是悲哀的。这里的暴风雨可以看做是杜小康成长的契机。

2)如果暴风雨发生在他们刚到芦荡的时候,你觉得杜小康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吗?

出示:

人们总是担心被现实压垮,其实人的承受力是无比巨大的。学会与生活妥协,彰显了人性的智慧。

——曹文轩访谈录

3)文中还有一些明亮色调句段值得我们关注

出示: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小结:芦苇荡,既营造了无边无际的孤独又一次次向少年呈现出它宁静美好的魅力 使少年在孤独中越来越沉静,越来越坚定自信杜小康的世界终于“雨过天晴”,获得了成长的喜悦

四、拓展延伸——与孤独相长

此时此刻,老师不禁想起《草房子》中的一句话。

出示:

“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

1.我们以后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让我们烦恼的事,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去面对或解决它?

请按以下格式,说说你的心声。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我不会________________,

我会__________________

2.一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送给大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五、板书设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常胜北路111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