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考数学命题改革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为培养和提高中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供第一手资料并为研究方向导航,为研究的具体形式提供参考资料,我们在七、八、九年级学生们之间做了一个调查,主要是就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形式等方面展开调查,并针对八年级一个班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记性了测试,以便于为后续研究工作引导方向,并给研究的过程提供有力的证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太仓市高新区中学的100名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和准确性,排除年级差异,在这次调查中,采取各年级随机抽取33(3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100份样卷,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来回答。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此次100份有效问卷中,我了解到初中生数学阅读的现壮大体如下:
1.数学阅读的兴趣
从数学阅读的兴趣来看,19名学生喜欢阅读数学,52名学生谈不上喜欢,有时阅读,20名学生偶尔阅读,不太喜欢 ,5名学生不喜欢,没有阅读。从此项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阅读习惯未养成,学生对数学阅读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习惯。从数学阅读的作用来看,64名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很重要,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说明学生对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和对数学阅读的目的认识是十分明确的。
2.数学阅读的方法
学生了解数学阅读的方法很少,大多数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没有养成作笔记的习惯,大多不会圈点字句逐字理解,很少重点处划线,书旁做批注将省略步骤补充完整。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很少给自己提问题。这些也将直接影响数学阅读的质量。华罗庚先生说过:“学习的过程就是薄书读厚,厚书读薄的过程”。“薄书读厚”就是逐字理解,将省略步骤补充完整,“厚书读薄”就是整理归纳,对知识进行提炼的过程。
3.数学阅读的习惯
大多数学生谈不上喜欢,有时阅读,基本不读的占5%,这说明他们大多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缺乏主动进行数学阅读的习惯。从阅读数量上看,这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教育理念相距甚远。
4.数学阅读的效果
从问题分析中看到,学生对数学语言中的概念、数学符号、术语、图像转换、文字转换等理解不到位,思维转换慢,存在不能正确地进行文字与符号的转换以及不能正确地进行图形、图表与“数”的转换。所以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研究结论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从初中生的阅读现状、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范围、阅读形式等方面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缺乏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进而影响了阅读理解能力。要想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必须注意四个方面:
1. 扩大数学阅读需求。这个问题乍一听好像是强加给学生的,和培养兴趣额背道而驰,仔细想想却不然,学生只有在硬性的阅读需求中才会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逐步喜欢数学阅读。
2. 数学阅读必须像语文阅读一样整理中心思想,这样才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
3. 其三,要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就必须有自主探究需求协助。即在数学课堂或者是课余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然学生自主探究,这让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就会自主进行数学阅读已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 数学阅读也要讲究激励机制。当学生能从阅读中找到成功的快乐体验,他将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形成阅读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再加之前面三种需求的刺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