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 英文站

关于微项目学习的研究现状

作者: 时间:2025-01-08 点击数:

关于微项目学习的研究

项目化学习是从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中演变出来的。项目化学习融合了建构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STSE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国外对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不仅关注理论探讨,还包括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效果评估等多个层面。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项目式学习的有效性,并探索其在不同教育阶段和学科领域的应用。国外的项目式学习研究和实践正朝着深入化、多元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High Tech High(HTH)学校是一所以项目式学习闻名的学校,其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中心,学生通过深度的项目研究进行个性化学习,在学校里获得支持和自由去不断试错、尝新,而且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的技能。英国的P21学校建构了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其教育模式强调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项目以及科学、人文的学术项目,学校按照学习进阶方式,在纵向上不断深化大概念的内涵,在横向上强调与知识内容之间横向的多元联系。新加坡政府鼓励学校制定“应用学习计划”(Applied Learning Programs,简称ALP),目的是帮助学生将学习应用到现实世界,发现学习背后的意义并培养对学习的热爱。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2007年至2022年间,国内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特别是2017年之后,发文量显著增加,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内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热点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进,从早期聚焦于教学本身,到后来与信息化技术如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的融合,再到近期关注劳动教育和跨学科教育等方面。中国知网检索的微项目学习”的文献结果,共找到795篇研究文献,其中2020年后占692篇,说明最近4年在“微项目学习”研究方面引起广泛重视。

在初中物理方面,吴锡理提出的“LH型”的项目化学习既具备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又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整个项目的学习过程经历多次学生低结构探索和教师高结构指导。夏雪梅认为项目式学习指向知识观的变革与人的心智的自由迁移,提出在进行项目式学习设计时,要指向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用高阶带动低阶,将素养转化为学习实践等相关策略。

杨勇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项目学习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方面聚焦课堂教学流程重组、资源整合,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他关注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微项目任务,如何引导学生在项目中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以及如何评估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他指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劳动,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生为完成项目任务, 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 用和强势智能, 并在互助合作中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开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不是对现有教材简单的补充和拓展,而是对现有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嵌入项目学习的物理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教材设置的教学流程项目学习实质上就是将物理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

综上,尽管微项目学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尚未形成系统性研究,表明该领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旨在探索微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通过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的微项目的实施,提炼出微项目学习实施原则、路径、策略、典型案例。特别是如何依托微项目学习的载体来带动思维的进阶,在微项目学习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都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太仓市常胜北路111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