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心理上渴求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实现自我独立。但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之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十分容易遭遇逆境。尤其是近些年来,初中生群体中出现了大批量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或是因为难以承受课业压力而变得焦虑厌学,或是因为人际交往不顺而内心郁结;又或是为逃避现实而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等等。种种现象显示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2. 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过度溺爱。只要孩子能好好学习考取高分,其他的事情家长都可以代劳,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许多中小学校也在应试环境下追求升学率,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其人格的完善和心理健康的培养。 3.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的总目标是:“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在第四学段目标中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目标的表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